回忆|粤剧“风腔”创始人陈笑风病逝,70余载扮演生计留下很多经典

liukang20241周前718吃瓜73
文/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实习生 陈晓楠图/广州市粤剧风腔艺术研讨会供给
刻画很多艺术形象
陈笑风原名陈啸风,广东东莞望牛墩人,出世戏剧之家。1943年,他转学粤剧,专攻小生行当。1952年,陈笑风回广州开展,先后在百花粤剧团、东方红粤剧团、永光亮粤剧团担任文武生。1958年11月起,陈笑风在广东粤剧院二团担任主要艺人,1962年调到广州粤剧团担任主要艺人。
陈笑风从事粤剧扮演作业70余年,在承继粤剧传统上勇于创新,艺术作风严谨,扮相飘逸洒脱,扮演准确细腻。其代表剧目有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《绣襦记》《朱弁回朝》《王大儒供状》《焚香记》《昭君公主》及现代戏《六号门》《粤海忠魂》《赤色娘子军》等,刻画了很多性情明显的艺术形象。其间最能代表陈笑风艺术风格的是扮演梁山伯、郑元和、贾宝玉、元微之等小生类人物,他演来风流倜傥,儒雅飘逸、情真意切,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。
陈笑风曾取得广州市汇演扮演奖、广东剧协粤剧“百花奖”最佳男艺人、广州市文艺汇演一等奖、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“粤剧艺术终身成果奖”、广州市复兴粤剧基金会颁赠的“粤剧之光”水晶球奖等奖项。
“风腔”独树一帜
在个人艺术攀升时期,陈笑风与闻名编剧家秦中英、闻名音乐家文卓凡精诚协作,他们一起创造的剧目和唱腔到达一个簇新的水平,“风腔”这个粤剧唱腔门户正是在这个时期开展到登峰造极的境地。陈笑风独具神韵的“风腔”独树一帜,在行内和观众中广受推重。“自薛马以降,梨园名家辈出,各领风骚。陈师踵武前贤,所创风腔,标新立异。”香江萧启南先生从前如此点评陈笑风先生的艺术成果。
“其实我不觉得我有什么特别的腔。我没有哪一句的唱腔是肯定相同的,我信仰的是依从某个人物,考虑的是其时人物的爱情。”2014年承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,陈笑风谈及他对粤剧扮演的观点。他以为,粤剧要先有爱情,再评论唱功。而“神韵”,便是唱的功力。针对人物特色,粤剧艺人合理运用快慢、吞吐等不同技巧,以生成神韵。
传达粤剧粤曲艺术
陈笑风为人谦逊诚实,德艺双馨,深受同行和晚辈尊敬,人们都敬称他“大哥风”。他退休移居美国后,仍心系粤剧,常回穗、港参与有关粤剧、粤曲的慈悲公益活动,并在香港兴办“春风艺苑”,努力传达和教授粤剧、粤曲艺术。2015年,时年已92岁的陈笑风还在广州中山纪念堂登台,携手有“子喉王”美誉的曲艺名家谭佩仪,演唱其半世纪前(1959年)在“羊城戏剧花会”上两人初次协作的《锦江诗侣》,赢得合座喝彩喝彩。
陈笑风门生满门。据统计,拜在他门下的学徒有郑少秋、陈玲玉、林家宝、晓毅、梁恒宇、梁笑风、区建恩、黄耀新、李森荣、庞林辉,由于喜欢“风腔”而自觉私淑者更是不可胜数。广州粤剧艺术风腔研讨会于2017年建立,现有“风腔”艺术研讨会会员两百多人。
来历 | 羊城晚报羊城派
责编 | 朱绍杰
告发/反应

相关文章

粤剧表演艺术家陈笑风去世享年98岁 陈笑风个人资料经典粤剧赏识

11月30日,广州粤剧风腔艺术研究会发布公告,闻名粤剧扮演艺术家、粤剧风腔艺术创始人陈笑风先生,于2021年11月29日在广州去世,享年98岁。陈笑风代表作包含《山伯临终》《大漠英豪》《梁祝恨史》等,...

友情链接: